公告:
信用为主,市场为本,诚心是永远.
新闻动态 NEWS 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动态 > 行业资讯
一个伪装成补药的“泻药”——榴莲
添加时间:2024-08-03

榴莲是常见的水果之一,目前迎来上市旺季,它本质属于一种“三高”水果:

从价格看,它是“高价品种”,每斤至少20元以上;

从营养看,它是“高等补品”,又叫“水果之王”;

从关注度看,它是“高级网红”,受到很多人追捧。

一个伪装成补药的“泻药”——榴莲

榴莲不是中国籍的水果,原产于东南亚热带地区,是热带水果。目前市场上的榴莲绝大部分是进口的,我国海南地区刚试种成功,国产榴莲大量上市至少在十年以后。

榴莲第一次和中国人相遇是在明朝郑和下西洋期间,明代《瀛涯胜览》记载了这种“闻起来臭、吃起来香”的水果,评价很高。

郑和船队将榴莲带回国内后,经过数百年沉淀,逐步在沿海城市流行起来,并引起中医关注和探究,现代记载于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

近些年来,榴莲有“三个9”的中国特色:一是据英国银行业《全球榴莲市场需求情况报告》披露,每年中国吃掉的榴莲占全球产量的91%以上,也就是9成以上;二是我国所消耗的9成榴莲里,有9成是被女性吃掉的;三是虽然国人吃掉了全球大部分榴莲,但9成以上民众对榴莲真正的作用不了解,只知道它是“补品”。

榴莲属于民间“上等补品”,岭南地区有“一只榴莲三只鸡”的说法,可见榴莲补益功效不低。但榴莲真的是补药吗?它是补什么的?

其实,榴莲确实有补的作用,但它的真面目,真正作用是“泻”,一味妥妥的“泻药”。

中医认为,榴莲味辛、甘,性热,无毒,入肝、肺、脾、肾经。可分三部分入药:榴莲果肉开胃健脾,温补益肠,以生食为主;榴莲果核温阳补肾,要煮熟才入药;榴莲果皮(白色部分)祛湿滋阴,熬汤为主。

为什么榴莲入药的功效是“泻药”,而不是“补药”?,原来它有“六泻”的功效。

1、泻脾湿。脾居中焦,主运化、升清、统血,最怕裹湿,湿气困脾,久则生痰生瘀,带来脾虚、脾阳不振等问题,渐渐生百病。

榴莲肉是黄色的,黄色入脾,吃起来香甜,香气也是入脾的,中医认为榴莲生食益脾,尤其是能燥湿运脾。脾湿祛除,人就精神了,很多脾虚的人吃了榴莲之后,感觉轻快不少,就是脾湿被赶走了。

2、泻胃寒。脾胃是中医的“连襟”,互为表里,现代人由于饮食不节,吃冷饮冷食过多,胃寒积聚较多,引起面上长斑,食欲不佳等问题。

榴莲肉和果核,它们是热性的,入胃之后随胃气下行,通过关元穴循行经络,能带走胃寒,开胃增进食欲。

3、泻肠毒。随胃经下行的元气,如果遇到小腹寒的问题,热量下不去,就会向上走,引起“假热真寒”。但榴莲的热性,是腹寒冷痛的克星,临床上多见于解决痛经问题,这也是女性钟爱榴莲的重要原因。

榴莲除了可打通腹寒瘀滞,其果肉还能促进肠胃蠕动,缓解便秘问题,但其由于性热,需多喝水配合才行,否则引起便秘。

4、泻风毒。体外之风邪,夏季因穿衣少、空调冷而入侵肌表,短时引起皮肤瘙痒,如同过敏一样,慢慢就会渗入肌肉,出现风寒或风热症状。

榴莲可驱除寒邪,发汗解表,对皮肤瘙痒的轻症,或风寒感冒有较好的疗效,通常与大枣、生姜等中药配伍。

5、泻水毒。榴莲闻起来臭,中医称为“腐气”,是入肾的,它可以入肾经,泻水毒,这样带来两大好处,一个是治痰多,痰即水毒的表现形式之一,肾为痰之源,榴莲治痰是从根治起;一个是消水肿,四肢水肿,尤其是下肢水肿不利,吃榴莲能有效缓解。

6、泻热毒。热毒在中医对应的病症很宽泛,榴莲所能除去的热毒叫“心火之毒”,任由发展可加剧疲劳感,心烦不得眠。

榴莲是热性的,为何还能去热毒?原来它是“以毒攻毒”,通过泻心火来解烦。现代研究证实,榴莲可有效缓解神经疲劳,尤其适合于女性。

现代药理研究显示,每100克榴莲含有147千卡热量,还有丰富的膳食纤维、蛋白质、脂肪、叶酸等人体必需成分,以及各种维生素、胡萝卜素、钙、钾、镁、铁、锌、硒、铜、锰等微量元素,是人体免疫力的可靠助手。常吃榴莲对降压、消食、助眠、缓解心血管问题有一定帮助。

不过,榴莲可短时间升高血糖,相当于血糖“加速剂”,热量密度太高,相当于体脂“开小灶”,所以糖尿病患者慎用,体胖的人要少吃,高血脂不适宜吃榴莲。如果是风热感冒、体热异常、阴虚体质,也不宜吃榴莲,孕妇和哺乳期妇女要远离。

而且,榴莲不宜与酒精、牛奶、可乐、西瓜、芒果、海鲜等同食,防止引起中毒、炎症反应和溃疡等问题,有过敏体质的人最好管住嘴。

总之,适量食用榴莲,能以泻促补,把一些身体健康隐患消灭掉,榴莲实际是伪装成“补药”的一味“泻药”,一定要正确食用。